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選單

礦山故事

字級:
字級小
字級中
字級大
:::

拜訪九份「金礦博物館」

礦工曾水池先生將祖屋改為博物館,流傳給後代礦工曾水池先生將祖屋改為博物館,流傳給後代

基山街輕便路的後段,有一個通往「九份金礦博物館」的標誌,循著路往前走,前方有一個獨立的民宅,民宅上貼著「九份金礦博物館」,這是礦工曾水池先生的遺產。

 

曾水池的兒子曾建文告訴我們:「1972年就沒有在採金礦,人潮就外移了,我有記憶的時候,60年代的九份我非常清楚,我在這裡土生土長印象非常深刻,基山街都是外地來開店,不是本地人,真正的本地人50年代離開後沒有再回來,都把房子賣掉了。我這種年代的其他九份人把房子賣掉現在回來都很後悔啦!當初為何要把老人家留的房子賣掉,而且都還很便宜的賣,以前老街那邊的房子不超過20萬就可以買一棟了,60年代封礦,人口外移後,很多路線的公車就不願意上來了,以前一天要等一班公車要三、四個小時才有一班,很辛苦,以前在外面工作的人回家,為了趕火車去工作,都是用走路走一個多小時到瑞芳去,所以很多在外面討生活的人就不願意回來,因為我爸爸的堅持沒有把房子賣掉,所以現在很感謝我的爸爸!」

當年礦山的女人們洗金使用的工具,會洗金的女子當年可是挖礦老闆們的重要幫手呢!當年礦山的女人們洗金使用的工具,會洗金的女子當年可是挖礦老闆們的重要幫手呢!

這個博物館比水金九在地公部門成立的「黃金博物館」還早十二年成立,因著日治時期九份與金瓜石分屬不同礦區,治理的方式也不同,兩地本就有各自的採礦故事,九份的這個博物館收藏的,是屬於九份這裡的在地礦工故事。

金礦博物館內擺放上百件未被提煉過的原石金礦博物館內擺放上百件未被提煉過的原石

最難得的是有心人

九份「金礦博物館」是由已故的礦工曾水池先生以一己之力將祖產改建而成,成立於民國81年,曾水池先生於101年過世後,靠著兒子曾建文與孫女曾譯嫻維持至今,實屬不易。更難得的是,博物館裡面收藏著曾水池老礦工當年從礦坑帶出的一千多種原石,不僅僅是數量上的不容易,更是忍耐著不提煉的不易,要知道,忍著不被提煉的可是有價的黃金。

 

在民國60年代前後,礦坑陸續關閉,當時的工人大多將手上的原石煉製成為有價的貴金屬後離開九份,許多房屋因而空盪,在侯孝賢導演拍攝「悲情城市」之前,沒有人知道沒落的九份未來還會再次繁榮,當時曾水池先生卻沒有將手上的原石提煉、沒有放棄自己的祖屋,在公部門尚未對文化資產重視的年代,熬過九份最蕭條的時期,成立了這座私人的博物館。館內不只收藏原石,還有曾老礦工曾用過採礦的器具,以及他在封礦後不忍心見到即將「被消失」的臺車軌道、煉金設備,還有他向在地耆老搜集的老照片等等,每一個物件背後都有屬於它的故事,小編來分享跟導覽人員聽來的一則故事吧!

這盞用電土燃燈的礦火燈,已有六、七十年的歷史這盞用電土燃燈的礦火燈,已有六、七十年的歷史

礦火燈的故事

進入博物館,館方會先介紹臺車設備,最引人注意的是關於保命用的礦火燈,或許是受近年流行文化中盜墓小說及電視劇影響所致,小編對於下到地底要帶一隻鳥、一根爉燭、還是一盞燈的事,格外好奇。

 

「它是礦火燈,很多人會以為它是油燈,其實不是,它是我們南部果農催熟香蕉常常在用的『電石』,這個石頭很特別,它有一種很濃很臭的味道,所以老一輩的人也叫它『臭土』,這個石頭很特別,直接用火燒燒不起來,加水會冒出乙炔——類似瓦斯的氣體,點火就可以燃燒。」

可是礦坑裡面不是有可能有沼氣,嚴禁煙火嗎?「很多人不知道基隆山曾經是火山,火山活動的時候把岩層裡面的沼氣先燒完了,進去點火抽菸都沒有問題,而且在九份這邊我們的礦坑常溫只有18度以下。」

各式採礦工具各式採礦工具

導覽員手中的這盞燈是銅製的,點了火溫溫熱熱地卻不燙,它可是從日治時代留到現在,有六、七十年歷史的燈!以前的人挖礦帶著這盞燈有三個功能,一是照明,因為愈挖愈深,礦坑也愈來愈黑,同時空氣也逐漸稀薄;這盞燈的第二功能就是警示,熄掉了,表示氧氣不足,礦工可以先退到有空氣的地方(比如:風洞),等三、五分鐘讓空氣慢慢流通;第三個功能則是利用黃金的高反光性,礦坑中燈一照,有亮眼的反光就有可能是找到黃金了。

 

館內不只有救命燈,還有救命鐘、暗號、洗金術等等,十分精彩有趣。來九份逛老街時,也跟小編一樣找一找「金礦博物館」的小路標誌,來此身歷其境當年礦工們精彩的故事吧!

TOP